日本积极参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傲多可商机网】

日本积极参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

  2020年12月18日

Aodok

.com

越通社驻东京记者报道,2020年12月17日,日经亚洲 (Nikkei Asia)报道,日本政府计划成立总值2500亿日元(约合24亿美元)的基金会,协助该国企业参与越南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项目。凭借有政府背景基建基金的出资和日本国际协力银行的贷款,资金池总规模将达到2500亿日元(约合158亿元人民币),此举意在吸引来自东盟的去碳化需求。

按计划,日本政府支持该国企业参加东盟十个成员国26座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其中包括越南河内市与胡志明市、印尼雅加达、泰国曼谷、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吉隆坡。

作为有日本政府背景的基建基金,日本海外交通和城市研发事业支援机构(JOIN)计划出资500亿日元。报道称,目前设想的方式可能是由日本企业和当地企业联合出资,成立开展智慧城市业务的合资公司。

日本拟将要求上述26座城市于今年底递交智慧城市发展计划并到2021年年初遴选出合格项目。日本政府透露,目前东南亚各国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数量正不断增加。东急株式会社(Tokyu)正参与越南平阳省的一个项目,总部设在横滨的一家合资公司也正参与泰国春武里府(ChonBuri)的一个项目。此外,双日株式会社(Sojitz)和三菱集团(Tokyu)也正推动印尼首都雅加达周边地区智慧城市发展。

除了日本之外,今年初,韩国公布已选择向包括6个东盟国家在内的11个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提供援助。韩国政府也计划成立总值4000亿韩元(约合3.66亿美元)的基金会,协助国内企业参加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投标。此外,中国企业也正参加马来西亚其他利用大数据和新技术的项目等。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是智慧城市建设最为蓬勃的地区。这里有大量的人口形成了大量的大城市群。同时,由于人多地少所导致的城市拥挤、交通拥堵,加上地理上属于灾害的多发区,导致很多城市政府都愿意积极投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去,期望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可以快速解决上述问题。

日本首相菅义伟不久前提出日本将在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日本政府也有意通过支持东盟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加速日本国内产业的去碳化进程。日本首屈一指的智慧城市正在福岛县的会津若松建设,这个地区以日本米酒和武士传统著称。在竹田综合医院,一名男性病人正在用他的智能手机支付账单,该支付系统是对在电子支付中使用二维码的试验。开发该系统的TIS株式会社的小林计助说:“我们希望通过使用二维码让医疗变得更加便捷。不仅是支付医院账单,还包括税收、交通和日常购物。”

通过将城市操作系统——智慧城市的基本软件——标准化,收集和组织信息的数据基础设施可以将多个城市连接起来。这就消除了每个城市从零开始建设基础设施的必要性,使欠发达城市更容易向智慧城市转型。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联网,可以收集的数据也越来越多,由此可以提供更好和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根据总部设在美国的国际数据公司的一项研究,2020年,全球在智慧城市技术上的支出将攀升至13万亿日元(约合1227亿美元)。2023年,这个数字将增至20万亿日元。日本的开放战略旨在使城市规划更容易执行国际标准。如果这种模式成为全球标准,日本的智慧城市服务将很容易被世界其他国家接受。

目前来看,新加坡、中国、韩国及日本是亚太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较为领先的国家。其中,日本除了自身的智慧城市建设外,也积极向外拓展输出其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东南亚国家是其重要的输出地。

据资料统计,目前日本大约有200多家企业参与到东南亚国家的26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涵盖包括菲律宾的新克拉克城(New Clark City)、越南河内和岘港、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Mandalay)、马来西亚的亚庇(Kota Kinabalu)、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Jakarta)等城市。

虽然这些城市的建设都涉及相当的基础设施、城市交通以及移动支付等内容,但更为重要的是,日本企业在智慧能源与环境保护上着力,以确定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或具备弹性,确保在城市即使遭遇到自然灾害的破坏,也能够快速恢复。

其中,垃圾的管理和回收工作成为日本企业参与东南亚国家的重要切口。根据《日经亚洲评论》(Nikkei Asian Review)的一份报告显示,日本环境省已在其2019财年预算中拨出约1860万美元(20亿日元),以建立一个公私财团,该财团将就东南亚国家的废物管理交易提出建议并竞标,其中大多数面临严重的污染挑战。

日本提供的服务包括废物处理系统、人员培训和回收,以满足各个国家的特定需求。为此,该部将日立造船、JFE工程、三菱重工等私营公司以及在垃圾收集、分离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专门知识的地区市政府成员召集在一起。然后,日本公司将针对东南亚的不同地区提出专门计划,以应对各种问题,例如菲律宾城市的垃圾堆积或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地下水污染。

日本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明显与中国、新加坡以及韩国不同。后三者建设智慧城市的模式,往往更注重数字技术带来的改变。尤其是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参与城市的智慧化建设成为相当重要的力量,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美团、京东、百度等企业。得益于中国庞大的人口以及良好的数字环境,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迅速,基础架构、技术实施和数据收集等方面获得巨大的成就,因此现阶段已经逐步转入到以用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上。

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智慧城市建设更注意能源、社区的发展。中国虽然有500多个城市在进行智慧城市建设,但目前没有一个城市到达全面的智慧化运营。相反日本的藤泽是一个全面运营的城镇。它已经将数字技术充分地融入到社会和环境生态之中。

日本在能源管理和社区智慧化方面尤其注重,与日本社会的发展以及所遭遇的自然灾害频繁有关。2011年日本的大地震及海啸,增强了日本建设智慧能源(智慧电网)以及智慧社区的迫切性,目的是为了使能源系统、社区不易遭遇自然灾害的破坏和影响,或是在灾害发生时依然能够通过太阳能等能源应急,并在灾后借助智能技术重建社区。

这也是当前全球新的智慧城市建设的新趋势,即规划设计公司所提供的解决方案是面向城市居民,而不仅只是关注使用何种技术、技术是否最新等问题。

由于这些经验教训,同样容易遭遇自然灾害频繁袭击的东南亚国家,更加注重环境能源的管理与城市所具备的弹性、可持续性发展能力。菲律宾新克拉克市的建设正是出于这样的一种目的。这种可持续性正在使得日本参与建设的基础设施变得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显然,日本智慧城市建设的路径明显与更加注重技术的新加坡、中国和韩国不同,日本的建设经验也值得中国各个地方的智慧城市建设借鉴。毕竟,城市的建设都是为城市居民所服务。

智慧城市(英语:Smart City)起源于传媒领域,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越南商机报告》简介

越南是全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之一,在全球产业链大转移的背景下,越南有望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及外贸出口大国。

越南近几年GDP都保持了高速的增长。2024年越南GDP的增幅达7.09%,按现价计算达4763亿美元,人均GDP为4700美元;2025年越南GDP的增幅目标为8%。

中越两国之间的贸易额自从超过1000亿美元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势头,朝着2000亿美元的目标前进。

越南如同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经济发展上升空间大、市场机会多、社会欣欣向荣,是中国人淘金新兴市场的首选国家。

本报告共16章326页,总计约18万字,首先介绍了越南发展的基本状况,随后对餐饮、农林渔牧、服装鞋帽、手机生产销售、家居及手工艺品、美容美妆、商旅服务、教育培训、交通运输、建筑建材、能源矿产、电商行业,以及消费(产业)升级领域的相关商业机会进行了分析,同时还介绍了房地产和股市的投资机会。

《越南商机报告》是全面系统认识越南市场,以及成功高效开发和投资越南市场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