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9日消息,越南河内市和南定省的传统美食越南粉(Pho),近日已被文化体育旅游部列入越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越南文化的传播,pho 也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

目前越南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包括,河内市储舍村庙会,莱州省风土县、辛湖县、三塘县苗族祈福节,南定省南直县大悲寺节日,奠边省朵佐县瑶族度戒仪式,南定省直宁县灵光寺节日,老街省沙巴县瑶族制鼓业,福寿省新山县瑶族度戒仪式,山罗省木洲县苗族衣服花纹制作艺术,山罗省木洲县泰族洗头节,永隆省茶温县上公庙节日和胡志明市华族元宵节。

据 Aodok.com 了解,目前河内市 30 个地区拥有近 700 家越南粉(Pho)餐厅,主要分布在还剑区、巴亭区、纸桥区、同多区、清春区、二征夫人区和龙边区。

南定省有约 300 家经营这种越南粉(Pho)菜肴的餐馆,其中,南竹县东山乡的万居村、教居村和西乐村被认为是南定风格“河粉”的发源地。

越南粉(Pho)主要指越南河粉,是一种在越南及全球广泛流行的传统食品,主要原料是米粉,搭配牛肉、鸡肉等肉类以及蔬菜和调味酱料等。

关于越南粉(Pho)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 Pho 起源于法式炖牛肉汤的变种,另一些人认为 Pho 是中国牛肉汤面或越南传统牛肉面的继承者。

尽管越南粉(Pho)的起源存在争议,但历史学家认为,在法国殖民时期,“河​​粉”最早在北部两大城市河内和南定流行起来。

越南粉(Pho)并非在餐馆发明的,而是起源于路边街头小贩的肩膀上,他们带着一大锅河粉在城里游荡,随时用移动炉子保持热气。小贩和家庭厨师用最穷的人都能买到的食材,对 Pho 进行了多次改造。

2007年9月,越南语单词“phở”被正式添加到《牛津英语词典》中,“越南粉”是一种简单却复杂的菜肴,用牛肉或鸡肉在热汤中煮成面条,已成为越南在世界美食地图上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