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灭其国,先灭其史。一旦国民忘记了国家的历史,就容易导致国家在未来中找不清定位。假如有一天,中国人读不懂了司马迁的《史记》,那是意味着历史文明的断层。而今天的越南人就遇到这个困境,读不懂本民族的史学著作《大越史记》。

在当代历史中,越南成功做到了自我文化和历史的阉割,导致了越南人和古代越南历史文化产生了巨大的隔阂。那把文化阉刀就是废止汉字的使用。

当然越南废止汉字的使用也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19世纪末中法战争之后,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宗主权,全面控制了越南,便开始明令禁止废除汉字,转而推广使用拉丁国语字。但由于拉丁国语字易于掌握和普及,又担心越南形成民族独立思潮,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允许汉字和字喃的使用。20世纪40年代越南发生了“八月革命”,之后通过正式法令彻底废止汉字使用,正式确立了拉丁国语字是越南的全国通用文字。

虽然废止了汉字的使用,但是越南语中依然保留了部分上古汉语的发音,堪称古汉语发音的化石,汉语在越南语词汇中比例约为70%。

越南废止汉字使用原因

一是拉丁越南语属于标引文字,容易拼写。尤其是有利于越南的文化的普及,而且对于当时刚刚独立的越南扫盲运动来说,有着巨大的优势。同时越南语的标准语和方言有着规则的对应,拉丁文字可以跨方言使用,通用于越南南北。

二是民族自尊心作祟。越南近两千年以来,一直处于中国的控制之中,形成了一种极其严重的文化自卑心理。尤其是近代以后,各国的民族运动兴起,努力建立民族国家,而民族国家则意味着独立的民族文化。因此二战后废止汉字,对于越南来说迫在眉睫。拉丁国语有利于越南民族主义的构建,切断和原宗主国的联系,获得民族精神上的独立,更是了响应了拉丁字母流行世界的趋势,使得新名词直接原形借入便捷。

三是中国政治文化的衰落。自从近代后,中国对于西方的战争中屡战屡败,逐步丧失了传统的东亚朝贡体系下的共主地位。尤其是清末中法战争后,中国放弃了对越南宗主权,这意味着政治文化上和中国的割裂。加之法国控制了越南后,不断进行西方文化的培植,导致了中华文化,或者说是儒家文化在越南一直处于走弱的趋势。

四是越南本土字喃发展迟缓。字喃没有完成从表达汉语向表达越南语的过渡,因而在越南一直没有改变口语和书面语相脱离的状态。越南社会语言生活中存在着口头语和书面语、本族语和外族语的两对矛盾。随着这两对矛盾的不断激化,汉字的命运可想而知。

越南使用了汉字2000年,汉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越南,对越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古代越南人使用中国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此越南的大部分文学著作,也是用汉字写成的。

结 语

相比起来越南人,我们是幸福的。虽然简体字和繁体字有一定差距,毕竟大多数人都还能读得懂,不至于割裂我们和古人的交流。

其实汉字在我国也曾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民国时期一度存在废止汉字的潮流,当时很多人认为汉字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根源,包括鲁迅、瞿秋白、钱玄同等,鲁迅甚至疾呼:“汉字不灭,中国必亡!”并根据当时的潮流提出了汉字拉丁化的概念。

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准备推动废除汉字改用拉丁文,但是后来废除汉字运动和二简字停止。对于中华文化来说,可谓幸甚。